黎阳,袁绍大营。

正当曹军商议眼前形势之时,袁绍与麾下一众文武也在商量当前形势。

不过不同于曹军的欢宴一处,此时的袁绍军大营气氛显得有些凝重。

袁绍坐在主位上,满脸皆是恨意,牙咬切齿道:

“曹阿瞒当真不为人子,先败了我颜良,又害我文丑。”

“此仇不报,我袁绍誓不为人!”

他说着,目光凌厉,一扫众人便是沉声道:

“眼下我军连损两员大将,曹操陈兵官渡,严防延津、白马等渡口,西面又令程昱、臧霸等挡住我军青州方面军。”

“诸位可有良策,助我速胜曹操?”

随着他的眼神一扫,众人皆是垂下头去,尤其是郭图等人。

本来此番进军,就是他们建议先以大将南下突袭延津白马,夺取之后,大军跟随南下。

结果先折了颜良,又死了文丑,自然不敢多说。

众人之中,唯有沮授起身正色道:

“主公,如今我军失了锐气,不可再度轻敌冒进。”

“而且,我军虽然人多势众,但勇猛不如曹军!”

“相反曹军刚经历过干旱,粮草、军货、财力都不如我军。”

“因而曹军利于速战速决,我军利于缓慢战斗。”

“依在下之见,咱们应该从长计议,缓慢相持,拖长战事

,待敌军兵粮耗尽,我军便可长驱南下,敌军必然难以阻挡!”

闻得此言,袁绍面色不愉道:

“公与此言莫非是让吾置颜良文丑之死于不顾?断然不可!”

“主公,当今形势如此,怎可因为失了两个大将便不顾大局?”

沮授见状,连声苦劝道:

“现在只要我军稳扎稳打,曹军必败啊!”

他说着,又想长篇大论,却见一文士起身悠悠道:

“沮公此言差矣,何为两个大将?”

“无论是颜良将军,还是文丑将军,皆是我军大将!”

“如今我军大将被斩,士气低落。”

“若是长此以往,我军士气如何保证?”

此言一出,众人抬首望去,正是袁绍麾下谋士许攸。

沮授见状,皱眉道:

“士气便是再低,曹军又能好到什么地方!”

“我军只管相持,曹操必然比我军更急!”

“曹操是急!”

许攸听得一笑道:

“可曹操至今均是坚守,等到秋粮一至,敌军不就有粮了?”

“河南之地土地丰腴,要收军粮还不简单?”

“等熬到了秋天,敌军军粮一收,咱们士气低落,敢问先生,我军如何能胜?”

“这...曹军哪能撑到秋粮之时!”

沮授听得一阵烦躁,正想反驳,却听袁绍沉声道:

算了,沮公你就别说了!”

他不露声色的定下了基调,随之就看向许攸道:

“子远,你有何妙计?”

“妙计还未有之,不过主公莫非忘了一件事情?”

许攸对袁绍一拱手道:

“主公,此战之所以咱们会败,皆是因为敌将关羽突袭。”

“而这关羽,恰好就是那刘玄德的二弟啊!”

郭图审配一听这话,也是急忙起身道:

“主公,今番又是关羽杀了文丑,刘备佯推不知,怎可如此啊!”

袁绍闻之,也是想了起来,顿时大怒道:

“大耳贼焉敢如此!”

“我好心收留于他,他却几次三番坏我大事!”

“来人,给我将刘备唤来,推出去斩了!”

一声令下,便有两个甲士匆匆行出,不一会儿,便见一个身高七尺,一身黑衣,头裹青巾,面容和善的中年人行来。

正是刘备刘玄德,他此时正因为见得关羽在曹操帐下欣喜而又忧心。

欣喜的是自己的二弟还活着,忧心却是因为关羽如此,他必然不好交代。

结果便听到袁绍唤他前来之语。

刘备心知袁绍此举非善,一到营帐便拱手正色道:

“不知明公唤备何事?”

袁绍见状,当即怒喝道:

“刘玄德,事到如今,你还不知罪?”

“来人,给我将

此忘恩负义之人推下去斩了!”

刘备闻此,面色不动,正色拱手道:

“还请明公直言,某有何罪?”

袁绍越发愤怒道:

“你使你那二弟又坏我一员大将,如何无罪?”

刘备听闻果然是此事,当即沉声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