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周的科举制度,童生考秀才,一年一次,秀才考举人三年一次,又叫秋闱。

举人考贡士的时间,是在考完举人转年的春天,又叫春闱,贡士考进士是在考完贡士发榜后的几天。

皇帝会在太和殿亲自考试,考中后就是钦定的进士,进士分三甲录取。

第一甲赐进士及第,第二甲赐进士出身,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。

第一甲录取三名,第一名俗称状元,第二名俗称榜眼,第三名俗称探花,合称为三鼎甲。

因此春闱,秋闱,殿试都是很近的时间,所以那一年叫做大比之年。

此外,皇帝会根据对官员的需要,增加考试次数,叫做恩科。

李子聪考取了童生资格,明年就会参加秀才的考试,以为以往的成绩,对于这次文会的榜首,志在必得。

因为三个书院的学子是什么水平,他心里有数,都不及自己。

结果,自信满满的李子聪,被啪啪打脸,因为今年的文会,多了李子春五兄弟。

这五兄弟文采斐然,在文会之上出尽了风头,受到了三个书院所有夫子的夸奖,将李子聪碾压得什么都不是。

因为受到影响,李子聪发挥失常,名次跌落到十几名。

让书院的夫子都很失望,以为他因为早慧,才会考取童生。

现在已经才尽,还当着他的面,说起了伤仲永的典故,这让他面红耳赤,抬不起头来。

他本就是从龙门书院转学到青竹学院的,加之平日里自恃甚高,看不起青竹学院里的学子。

认为他们胸无点墨,就是因为家里有钱,才会进入学院的,得罪过不少人。

现在自己出丑,书院的同窗非但不安慰,还一个个的阴阳怪气的嘲讽。

李子聪就更受不了了,也不去教室听讲了,整日躲在房中,饭也不吃。

羞臊的同时,心里也在担心,他明年的秀才考试,能不能中?

因为李家兄弟六人的才学,他不得不承认,自己比不过!

李家兄弟其实今年就有资格,在北境通州府参加秀才考试,但是因为战乱错过。

明年的考试,因为户籍落在了清丘县,所以跟李子聪是竞争对手。

李子聪认为,只要有李家兄弟在,他一定会落榜。

因为整个济州府,每年也就出三两个秀才,李家兄弟有六个,自然没有自己什么事儿!

“奶奶,我可能会让你失望了,只要有李家兄弟在,孙儿就没有机会高中。”

李子聪将文会上的事情,包括自己的担忧和盘托出,说给赵氏和张万山听,然后羞愧地低下头,沉默不语。

“怎么哪哪都有他们家,那死鬼的一家,都是我们家的克星,要是都跟那死鬼一样死了就好了!”

赵氏沉默一会儿,狠狠地骂道,觉得李家就是他们家的灾星。

自从九宝他们家,从北境回到李家村,自己家就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,越来越倒霉。

她一直认为李子聪考中秀才,是他们家翻身的希望,为此她不惜卖掉小赵氏和孙女。

但是现在看,这个希望也夭折了,赵氏一时间心情沮丧,没了章程。

“子聪,不用担心,好好的在书院备考,爷爷会帮你扫清阻碍地,相信我。”

一向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张万山,看见祖孙两个一副瘟鸡的样子,突然说道。

李子聪看着他懵懂不解,赵氏却眼前一亮,把带来的银子给了李子聪,然后就拉着张万山离开了。

“老头子,你是想...

不过当年你正值壮年,对付一个李成林不成问题。

现在你年纪大了,五个小崽子,你能行吗?”

从书院出来,赵氏拽着张万山,找了一个僻静的角落,小声的说道,眼睛里面喜忧参半。

“放心,五个小崽子而已,当年为了儿子,我能让李成林去见阎王。

现在为了孙子,也能让这五个小崽子消失,顺便给你出气!

虽然年纪大了,但我的体力,你还不知道吗?”

张万山一脸凶狠,也是小声的说道,然后还意有所指的,开起了闷骚的玩笑。

“死样!”

赵氏明明一脸褶子,却像少女一般地撒着娇,用手拧了一下张万山的腰间。

确实,还是紧绷绷的强劲有力,她就是喜欢张万山的这副强健体魄,和在床上的狂风暴雨。

要不然当年在莲花山里,也不会刚被张万山抱住,身体就瘫成了水,任他为所欲为。

两人没有马上回李家村,反而去了清风书院,打听了书院的放假时间,这才回家。

两天后的清早,清风书院的门口,李家五兄弟站在门口,一个个大眼瞪小眼。

“大哥!四叔怎么这么不靠谱,我们都等了半个时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