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能知道的语言。

也就是说,不可能存在只有我能理解,别人不能理解的‘道’。

当我们用语言,或者别的什么东西,比如数学和道则,来表达内心感受的时候,它必须是遵守一种语言规则的,它肯定是具有公共性的,它能够被别人看懂听懂,否则,不能够被别人看懂听懂的语言,自己也搞不懂。

这种语言,或者道则沟通的意义并不在于它反映了我们内心隐秘的观念,而在于,它是一种活动、一种实践,语言的意义在于它在实践中的用法。

这种道则沟通,就是一种行为的展现,我们使用语言来报告、来描述,语言总是一种行动的展现,是一种活动、一种实践。

而所有的活动与实践,都是要落到实处的,是不容怀疑的。

所以,质疑其他人的心灵是否存在,这个问题不是一个认识的对象,或者理论化的对象。

进行这种质疑是没有意义的。

举例而言,你抛出他人其实没有心灵这种怀疑论的论调,那么你是指望谁来听这个怀疑论的言论呢?

你说其他人可能没有心灵,都是傀儡木偶,或者都是你自己内心的映射,那么你对其他人问出这个问题,你是指望这些傀儡木偶来听,来对你解释,是吗?

如果你是这么指望的,那你是否就已经主观的认为其他人具备解答和思考的能力了呢?

或者,站在其他人的角度,你是一个不一定有心灵的傀儡木偶,那么对我而言,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傀儡木偶抛出来的,一个傀儡木偶说我们是傀儡木偶?

所以,这不值得理会。

这样的怀疑论调,将使得的任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都没有意义了。

所以,我们可以通过‘语言’或者说,道则,来相信他者,并且利用他者来为这个世界的客观真实性提供保障,尽管他者内心的不可通达性是不可取消的,但一个绝对的先验自我并非是客观世界的全部,因为通过道则的逻辑性,已经反证了出来的。

李启恍然大悟,直呼妙极!

这一通交流,直接将李启对信息流视野的解释加深了一个层次。

原来是这样。

仅仅只是这一番对话,李启顿时产生了新的理解,必可活用于下次!

出门旅行,果然可以增进见识!

“好了,好了,一会再回去再慢慢消化吧,李启,还是说说你为何会有道则读取器吧,此物可不是巫道之法能炼出来的。”王惇微笑着让李启冷静,同时再度问出这个问题,而且还加重了语气。

显然,对之前李启几次混过去,他有点起疑心了。

“哈哈,既然心中疑惑已解,那告诉王兄也无妨,这道则读取器,也来自类似的困境。”李启笑着说道,心中十分舒畅。

他得到了对抗天魔的

天魔是极致的唯我论,这也是魔道的本质,即:“世界上的一切都是‘我’的精神投射,世界上的一切除了‘我’之外都再无意义。”

天魔借此,甚至制造出了‘欲界’这一囊括了所有现实的存在。

而现在,灵道给出了一个答案,可以确认其他精神存在的答案,虽然天魔或许有一万种方法可以驳斥这个答案,但那不重要,李启只要自己心中有这个答案就可以了。

“类似的困境?此话怎讲?”王惇疑惑。

“是这样的,昔日我有过一段奇遇,不小心被一滴五蕴魔血沾染……”李启开始讲述。

“五蕴魔血沾染?你这还能活?!”王惇大惊失色!

五蕴魔血沾染之后还没死,这是何等猛人啊?

要知道,五蕴魔是什么样的存在?

魔道四魔。

为首的自然是他化自在天魔,能变现种种令人畏怖之异形,于夜间恐怖修行人,或显现上妙之五欲,以扰乱菩萨,或变转世间之人心为大供养,行者若贪着供养,则堕失道心,是幻化之魔。

其他三魔则依次是:

烦恼魔,即为身中之百八等烦恼,能恼乱众生心神,夺取慧命,致不能成就菩提。

死魔,断人生命而致死殁者,能令众生四大分散,夭丧殒没,而使修行人无法续延慧命。

五蕴魔,即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等五蕴积聚而成生死苦果,此生死法能夺慧命,能使有情众生受种种障害。

四魔是无数修行者的噩梦,断送了不知多少人的道心,都是魔道之中真正的巨擘,游荡诸天,散播魔念,无数世界沦丧其手,不得自拔。

一滴来自五蕴魔的血,滴在七品之人身上,那应该是直接溶穿,身心皆堕,永世不得超生才是,哪里还能活蹦乱跳的站出来和人嘻嘻哈哈?

别说七品了,就是四品五品,也找不出活路来。

“王兄言重了,那并非是真正的五蕴魔血,而是净化过,没有活性了的五蕴魔血,虽然也很凶险,但已